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百卅天大】校庆征文 | 影像之诗: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院学科建设历程

作者:刘梦圆编辑:赵晖 罗城宇来源:医学院

编者按:本篇文章以图片记录为轴,深情回顾了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院从历史蓝图到现实突破的学科建设历程,展现了天大人在“兴医”道路上的坚守与创新。从医工结合的首次探索到脑机接口专业方向的设立,医学部正以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书写中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 医学院教师 刘梦圆)从先辈们的壮志构想,到后来者的砥砺躬行,天津大学兴办医科、推进医工结合的征程,是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开拓,这份源于对教育初心的执着、对医学事业发展的热忱,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铺陈。

一切的溯源,要从1937年讲起。彼时,天津已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然而城市医疗资源却严重不足。时任校长李书田深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毅然拟定《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将“添设医学院”“添设医新利18网址登录 究所”郑重列入其中。“国立北洋大学研究院,使理、工、医三系之各系组,互相联系,综合成为一有机的学术集团。”天大医科梦想的种子悄然播撒,静候萌发的契机。

图:李书田

图:国立北洋大学院系规划

按计划,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建立应自1938年起,5年内完成。由于地址临近中山路,“中山先生又曾医人医国,则定名为国立北洋大学中山医学院。”遗憾的是,不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该计划只得搁置。

图:1936年天津市地图

1978 年,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变革的巨轮。时任天津大学校长李曙森、天津医科大学(原为天津医学院)的创校校长朱宪彝商议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天津大学和以医学为主要特色的天津医学院共同来培养医工方面的人才,两校联合筹建国内最早的五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勇敢地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开启了中国医工联办专业的先河。

图:李曙森

图:朱宪彝

在首届招收的20名学生中,10名来自天大,10名来自天津医学院。在这张极具历史意义的毕业生的合影中,诸多关键人物成为了这一伟大创举的见证者与推动者。这张照片中有天津大学原校长李曙森,有代替朱宪彝而来的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以及后来接任天津大学校长的吴咏诗。而第一排右起第二位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奠基人、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始人王明时。他凭借着对学科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生物医学工程这片全新的领域披荆斩棘,为天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搭建起最初的框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在这些前辈的努力下,自此,天大医工结合之路从无到有,渐次铺展。

图:首届生物学工程毕业生的合影

第一排左起第6位:吴咏诗

天津大学原校长、电子学家与教育家

第一排左起第7位:吴咸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天津医学院院长

第一排左起第8位:李曙森

天津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

第一排左起第9位:杨青

天津医学院原党委书记

第一排右起第2位:王明时

原全国人大常委、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始人

第一排右起第6位:邢克浩

天津医科大学原教务长邢克浩

第一排右起第7位:王正伦

天津医科大学原副校长王正伦

2017年,天津大学第十次党代会将“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格局写入党代会报告。此时的天津大学,在医科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蓄势待发,只等一个绽放光芒的时刻。

2018年4月,八十载漫漫兴医之路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圆满句号。这所承载着无数期望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医学部正式揭牌成立,天津大学终圆自己的“医科梦”。这是对过去努力的最好回馈,也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

图:2018年4月14日,天津大学医学部成立

医学部成立后,各专业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四十余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服务于国家及天津市科技发展,奠定了天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

2018年,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深化合作再度联手,共建全国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天大这所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大学迎来了我国最年轻的专业,也迎来了建校123年的第一批医学生。

图:2018年9月,天津大学迎来全国首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新生

2019年,第一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走进这所百卅学府,这个由27名学生组成的班集体虽然没有前人的学习经验,没有“重点知识表”,但班级中有着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在班级制度建设、学习氛围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同学共获得各项荣誉100余项,其中校级以上荣誉30余项,4位同学获得过国家级荣誉,为学弟学妹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鼓舞一届届天大临床医学生奋力向前。

图:2019年9月,天津大学第一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入学

在探寻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院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深挖专业深度、广拓学科宽度。2024年,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专业方向正式揭牌,助力天大医学再次站在前沿医学领域的潮头,凭借创新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为培养脑机接口这一综合性交叉领域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搭建起了优质的教育平台。

图:2024年9月,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专业方向的揭牌

在一代代天大人的接力传承下,医学探索的火种从未熄灭。历经时光的磨砺与沉淀,医学院凭借多元交融的学科优势,在医学的广袤天地中精心构筑起底蕴深厚且活力迸发的学科体系,承载着学校在医学学科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于未知的探索中踏出坚实且闪耀的奋进轨迹,不断解锁新的发展可能。而在探索与突破的过程中,它所积聚的蓬勃力量,也在悄然重塑医学教育的格局,勾勒医学领域的全新未来。


“百卅北洋 天大情怀”校庆征文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师生校友及关心了解天大的社会各界人士投稿天大故事,辑录天大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请点击链接,了解征文活动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0BIlXPKMjzRlT2uXpJSwpg

投稿邮箱:tianda130@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