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天津市河东区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与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共同举办“花间相遇 文创携行——区校企共建探索‘文创+非遗’产业发展新路径暨河海津韵文创产业发展联盟分享汇”第四期活动,众多非遗专家和传承人、高校代表、天津市文化创意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代表齐聚天津大学,共同探讨非遗活态传承与文创产业创新发展话题。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组织志愿者救援队,邀请天津大学专家赴缅甸参与地震救援。天津大学派出医学部应急医学救援队卫生应急学院吕琪教授、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张涛主任医师作为先遣骨干,于3月31日16:30随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医疗队共赴缅甸参与国际救援行动。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缅甸的邻国,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工作,争分夺秒为受灾民众带来生的希望。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邀请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派遣专家,组建志愿者救援队星夜驰援缅甸,参与国际救援行动。
为纪念建校130周年,在繁花盛放的春天,天津大学出版了《丹青打卡北洋》一书,用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最美的季节结识天大。
为纪念建校130周年,在繁花盛放的春天,天津大学出版了《丹青打卡北洋》一书,用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最美的季节结识天大。
天津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做好定点帮扶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各项工作。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天津将建设四处未来产业先导区,其中,滨海高新区重点发展脑机接口产业。31日,坐落在滨海高新区的脑机海河实验室研发的一项新技术获评中关村论坛年会创新成果。
为纪念建校130周年,在繁花盛放的春天,天津大学出版了《丹青打卡北洋》一书,用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最美的季节结识天大。
届时卫津路和北洋园两校区都将举办系列活动。
最近,天津大学叶升教授团队成功破解了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生存密码,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2025年3月31日,天津大学校园内部分海棠花业已绽放,吸引了人们前来拍照。 从天津大学获悉,今天,天大2025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的校园开放活动,不仅庆祝天大建校130周年,更敞开校门,盛邀全社会与师生、校友共享繁花烂漫的春日盛宴,在北洋园的诗意徜徉中,见证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以花为媒、以文润城的时代担当。
为纪念建校130周年,在繁花盛放的春天,天津大学出版了《丹青打卡北洋》一书,用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最美的季节结识天大。
日前,“千企万岗进校园”天津大学2025年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卫津路校区举行,来自材料化工、电气自动化、建筑土木工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行业的340余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超20000个。
3月29日,天开高教科技园核心区创新热潮涌动,以“百卅天大 挑战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天津松正“挑战杯”天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此擂响战鼓。
天津大学2025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活动将于3月31日正式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