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何慧俐开始新学期的第一堂“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她在天津大学任教六年,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及弘扬中华文化,荣获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何慧俐在天津大学牵头成立海峡同文书院,促进两岸学术与文化交流。她的课堂形式多样,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古代文学魅力。未来,她希望构建两岸交流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了首批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推荐名单,全国共有111门课程和115个基地入选。其中,天津市有5门课程和5个基地位列其中。
十一载交融共进,京津冀协同焕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牢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同题共答、同频共振,蝶变的精彩正在延展,静水深流的区域深层次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3月5日上午,南开区古文化街亲水平台上,两面崭新的志愿服务旗帜在晨光中轻舞飞扬,宣告双鼓(古)地区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正式成立。这支队伍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1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青马学员志愿者、商铺工作人员、区域化团建共建单位代表及红领巾讲解员共同组成,他们将以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双鼓(古)地区的业态品质全面提升贡献力量。
自2025全国两会开幕以来,天津各高校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特别是对报告中提到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家纷纷感到精神为之振奋,表示将沿着报告明确的奋斗方向,用青春书写最绚丽的时代篇章。
2025年开年,滨海新区创新领域传来喜讯——由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孵化企业天开燧世(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专用脑电采集分析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此举填补了脑机接口领域标准空缺,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正向着更广阔的场景拓展,相关产品应用将更加规范,为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滨海新区,这样的创新范例比比皆是……一直以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不断勇争先、善作为。新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齐头并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脚步。
2月26日,由天津市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股份公司、天津泰达城市综合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城投)主办,天津市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承办的“津融智汇·军民共创”路演活动在泰达津一·PARK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共天津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以及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来自我市科技型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以及行业专家等60余人参与活动。
在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衔接难题一直是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院所持有大量专利成果,因缺乏转化渠道、担心风险损失等原因,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无法产生效益。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由于无法准确预估成果价值,担心转化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对高校院所的成果只能“望而却步”,不愿轻易购买……一方有成果,一方有需求,双方究竟如何才能打破僵局,大胆迈出合作的第一步,实现“有效握手”呢? 在昨天天开园举办的天津市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暨成果转化“三个一”行动工作推动会上,答案逐渐明晰。
为推动津澳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港澳工作办公室联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天津大学、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等多家单位主办的“2232KM——天津澳门双城影像展”于近日在滨海高新区智慧山艺术中心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其中,思政引领力居于“六力”之首。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推动铸魂育人、建设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着力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高质量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工作队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卓越人才。
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京办)和驻天津联络处联同天津市香港商会举办投资营商环境讲座,以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邀请专家和富有经验的讲者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投资环境的变化和应对措施、人工智能的发展、延迟退休政策在天津的实操细则,以及香港的投资营商优势和各类人才入境计划等,让企业作好部署,作出更好的长远发展规划。
津城春暖,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赏花季,连翘、桃花、樱花、海棠、玉兰等花卉将在津城的不同区域次第绽放,将城市装点得如诗如画。今年的花期受气候影响或略有波动,出行赏花前可留意相关信息。
“龙来了!”随着一声高喊,两条巨龙在鼓点声中腾空而起,龙头高昂,龙身蜿蜒,龙尾翻飞。舞龙队员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龙杆,以“涌、穿、腾、跃、翻”等动作,将龙的精、气、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昨日在水上公园西门广场举行的天津市第六届舞龙大会暨京津冀“春龙节”民俗文化邀请展演现场。围观市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幕。家住南开区的李阿姨带着孙子早早就来到了现场,她笑着说:“孩子从小就喜欢看舞龙,今天还特意穿了汉服,说要和‘龙’合影。”
昨天下午,水上公园西门广场人头攒动,在此举行的天津市第六届舞龙大会暨京津冀“春龙节”民俗文化邀请展演,多元融合三地非遗与表演,尤其是展演演员们浓浓的青春气息,为“二月二龙抬头”增添了春日的勃勃生机。
海河,如一条灵动的脉络贯穿天津,曾经两岸工厂林立,它见证了这座工业城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