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天大青年进山“播种” 思政课照亮孩子们心田

作者:魏燕编辑:梁绍楠 王润嫣来源:校团委

日前,天津大学“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跨越千里走进陇南群山,开展暑期支教与社会实践,将鲜活的思政课堂送到乡村孩子身边。

为了将更富感染力、更有力量的思政内容带给山里的孩子,实践队行前深入汲取精神养分。他们先后踏访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兰州战役纪念馆,重温从红军突破腊子口、哈达铺决策落脚陕北,到八路军办事处连接前后方,再到解放大西北的兰州战役等革命历史。这些寻访的感悟,成为队员们精心备课的深沉底色。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天津大学实践队聚焦“抗战精神润童心”主题,精心设计了系列贴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课程。在磑子坝小学的课堂上,队员汤东来以一段抗战题材影视片段切入,用生动的故事引领孩子们走近烽火岁月,从自强不息的民族意志讲到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铿锵的朗诵声在山谷间回荡,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合唱国歌、诵读《少年中国说》,清澈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实践队员以画笔引导当地孩子弘扬家国情怀,描绘心中的美丽中国:象征和平的参天大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棵树代表和平,因为有先辈的牺牲,我们才能在树下乘凉。”质朴的话语,流露出真挚的懂得与感恩。在队员张雅琪的诗歌朗诵课《在山的那边》上,孩子们在想象中翻越群山,望向广阔的世界。“曾经有一群英雄,跨越一座座山,守护我们的家园。今天,我们也要翻过大山,奔向更远的梦想。”张雅琪的引导点亮了孩子们心田的信念之灯。“我们要向英雄学习,翻过大山,去看漂亮的海!”孩子们的回答坚定而响亮。

指导老师赵阔介绍,此次实践不仅注重课程的思想深度,更强调情感的温度。除诗歌朗诵、主题绘画等沉浸式课堂外,团队还结合当地需求,开发了红色故事会、乡村振兴小课堂等特色内容,力求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像一座座丰碑,牢固地树立在孩子们心中,照亮他们走向远方的道路。

这场支教实践,是天津大学“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将思政小课堂融入乡村振兴大课堂的持续探索。五年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已与磑子坝小学建立起长期帮扶机制,累计派出百余名师生接力奔赴陇南山区,将知识与温暖源源不断送入大山深处。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传递信念,在孩子们心中厚植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带队老师魏燕表示:“我们不仅是来上课,更是来播种希望。期待这些孩子能带着爱国心、强国志,成长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未来,“E宕情深”实践队将继续跋涉,将思政教育的星火播撒向更多乡村校园,让青春之光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闪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