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

Campus Journal

【校报特稿】聚焦两会:我校两会代表委员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编辑:校报学生7来源:

我校两会代表委员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编者按: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三月的阳光洒向神州大地,世界的目光投向东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京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盛会。全国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和神圣使命,从祖国四面八方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广谋良策。会议期间,我校两会代表委员认真履职、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建设建言献策,提案涵盖了科技创新、提升合成生物学原始创新能力、就业、人才培养、实验室安全、“一带一路”、民生等多个领域,并接受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及“人民网”“新华社”“津云”等近20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本报特推出“聚焦两会”专版,撷取4位代表委员的部分提案和建议以飨读者。

杨贤金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杨贤金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多条建议,接受了《光明日报》“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中国教育报》“教育实现国富民强的磅礴力量”,《天津日报》“牢记嘱托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教育报》“提振科技自立自强的‘精气神’”,《中国青年报》“政府工作报告回应青年痛点”,“人民网”“抢抓合成生物经济发展机遇”等媒体的相关主题采访报道。

一、发挥高校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

杨贤金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他认为,把大学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要激发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后备力量的创新能力与活力,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化新利18网址登录 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新利18网址登录 管理“放管服”改革;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利18网址登录 考核评价机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新利18网址登录 人员创新活力。其次,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是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路径。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大学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服务“国之大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四个面向”,瞄准国家急需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开展集成攻关,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此外,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一环。大学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前瞻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将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转化为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优势。

二、凝聚“精、气、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杨贤金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针对高校如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教学体系;三是要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将学科交叉中心的跨学科优势转化为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优势。

杨贤金认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也是“精、气、神”的凝聚,是“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模式的创新,紧扣高素质人才培养助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杨贤金建议,在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基础上,改变以往评价指标体系由专家学者牵头研究制定的做法,让学校提出适合自身的评价方式和指标体系;将教育评价改革上升到事关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层面,建立科学、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鼓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长期探索。杨贤金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任何问题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都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闭门造车是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对高校而言,开放合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杨贤金指出,大学是需要精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大学科技自立自强,国家科技就自立自强。天大就是始终将“家国情怀”放在人才培养、兴学治校的首位。

三、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创新就业工作模式。

杨贤金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十次提到了“就业”,并提出今年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直指眼下全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的痛点。

杨贤金表示,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每年超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要让这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创新就业工作模式。比如,天大校领导每年都会带队拜访各大企业,并连续8年让学生辅导员到重点企业挂职,因为只有对用人单位全景了解,才能更好地供需对接、精准施策。

四、提升合成生物学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杨贤金指出,以合成生物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的新变革,将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当前,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主要面临关键基础技术、核心设备等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协同能力仍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针对如何提升合成生物学原始创新能力问题,杨贤金建议:一是要加强顶层战略规划,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的宏观部署;二是要强化应用推广,系统性地建立新利18网址登录 成果的转化机制;三是要规范市场治理,完善合成生物产业监管制度;四是要提供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五是要完善外资风险审查制度,设立外资合成生物企业投资的“负面清单”;六是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高校,建设大型研究设施,支撑产业行业科技创新。

明东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九三学社天津市

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大学副校长、

天津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明东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了7项提案,分别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实施“强基计划”的提案》《关于尽快建立京津冀血源共享机制的提案》《关于尽快规范治理各类社会化和国际化高校教育排行榜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的提案》和《关于试点扩大高校研究生招生自主权的建议》,接受了《人民日报》“完善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代表委员热议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光明日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教育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代表委员热议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人民政协网”“明东委员:推动高校博士后制度建设 筑牢人才 强国根基”,《中国青年报》“建议动态扩大招生数量 缓解‘考研难’,《天津日报》“牢记嘱托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晚报》“尽快建立三地血源共享机制”,“津云网”“全国政协委员明东:统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为人才打开发展通路”等媒体的采访报道。

提案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提案。

医工融通的高层次人才未来有望成为临床解决方案的总设计师,但在我国,医工交叉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仍存在学科边缘化、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晰等问题。

明东建议,将“医学工程”定位设置为“交叉专业”和“交叉学科”,单独设立“医学工程”类别,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医工交叉学科建设的引导性政策,细化人才培养体系、学位论文标准等多个方面;加大医工交叉领域重大产教研平台建设,在高端人才遴选项目中,增加专属于医工交叉学科特点的门类;创新医工交叉人才培养路径,试点部分医工交叉专业通过“4+4”长周期模式,培育“医学+工学”双博士,培养临床-新利18网址登录 “双领航”医学科学家。此外,他建议,在大型综合型医院中内设专职新利18网址登录 机构,设置专业的医师研究员晋升轨道,为医工结合类高端人才的职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提案二:关于进一步优化实施“强基计划”的提案。

明东指出,“强基计划”启动实施3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在选拔、评价、培养等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考生对学科专业认知浅、培养周期长、动态考核压力大等。

他建议,要突出学生志趣,提升选材精准度,将“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延伸至高、初中,建立生源基地,开设先修课程,引导学生明确并坚定基础学新利18网址登录 究志向;要注重保护学生个性,形成特色培养模式,建立适应人才成长的多元评价机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要贯通以本研衔接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基础学科长周期培养;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支持力度,面向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实际或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张水波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民进天津市

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教授、

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

张水波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了3项建议,分别为《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 共建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的建议》《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关于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支持发展专业化长租机构的建议》,接受了《人民日报》“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人民日报海外版》“奋斗铸就辉煌 实干赢得未来”,《中国教育报》“从春天出发 向强国迈进”,《北京日报》“转变投资模式 加强学术交流”,《经济参考报》“稳预期 优环境 解难题 ——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助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如何让消费热起来 —— 代表委员建言优供给挖潜力强信心”,《天津日报》“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学者联盟”“牢记嘱托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晚报》“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媒体的采访报道。

一、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学术交流的建议。

张水波指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学术交流不多,加强相关学术活动交流,有助于促进共建国家学者专家对我国技术和制度优势的理解与接受,影响东道国政府部门的决策;对中国学者来说,也能更好理解共建国项目需求,使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设计更可行、高效。

他建议,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如开展实质性联合研究、进行互访交流、举办高端学术论坛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应鼓励我国学者发起成立以深化学术交流为目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学者联盟,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

张水波指出,目前电力行业存在统筹保供和转型难度大、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压力大、能源利用效率较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

他建议,应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各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发展,明确固化跨区送电通道配套电源定位,完善交易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灵活调整和应急保障措施,加强监管,确保跨区跨省送电刚性执行;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应统筹安排各类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和节奏,同步开展配套电网规划,实现同规划、同建设、同投运;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完善配套政策和市场体系,进一步理顺输配电价和抽水蓄能容量电费,针对跨省跨区输电探索制定两部制电价,促进新能源在全网范围内优化配置;大力开展节能提效专项行动,完善绿电交易体系,推动碳交易、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有效衔接,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推广使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杨全红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民盟天津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杨全红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了3项提案,分别为《关于为实验室安全定制专属保险体系 夯实科教兴国基石的提案》《关于后疫情时代优化高校海外引才战略战术的提案》《关于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有序建设学术期刊强国的提案》,接受了《人民日报》“优化基层治理 加强民生保障(两会近距离)”“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新华社”“‘国家账本’中的国计民生”,《北京卫视》“加速擘画京津冀教育‘同心圆’ 构建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中国教育报》“给实验室安全上道专属保险 ”,《天津日报》“全国政协委员杨全红:有序高质建设学术期刊强国 ”“创新创造如何用足核心优势”,《日本头条》“‘碳’索前行 天津大学教授杨全红:中日学者合作越来越多”等媒体的采访报道。

提案一:关于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有序建设学术期刊强国的提案。

杨全红指出,我国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由于存在“抢头彩”心切、“盲目求全”等因素,期刊建设的整体水平与期刊强国相比还有差距。

因此,他建议,要目光长远,研究高水平期刊成长规律,探索“弯道超车”的战略战术;要文化先行,构筑求真务实、宁静致远的发展氛围,培育追求卓越、个性鲜明的期刊文化属性;要制度护航,出台与时俱进的优化指导性政策文件,形成严格的出版规范和秩序;要积蓄人才,培养在办刊视野、学术修养、敬业精神等方面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大力发展英文学术期刊的同时,扶持培育中文高水平期刊建设;要不惧竞争,主动接受市场检验,尽早有序实现可持续性经营,在学术品位和运营创新上持续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形成品牌效应。

提案二:关于为实验室安全定制专属保险体系,夯实科教兴国基石的提案。

杨全红指出,我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相比相对滞后,特别是还没有为创新型实验室定制的保险体系和对应的险种。

他建议,应建立以保险文化为核心的实验室安全文化,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从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法规和专属保险制度;建立国家-学校(新利18网址登录 院所)-实验室(PI)-保险公司-当事人之间的系统协调机制;明确保费专项支出来源,保险公司定制针对性强、保障全面、赔偿额度合理的制度细则;险种在注重多元性和特异性的同时,要注重时效性。

本版部分稿件和照片由统战部提供

(学生编辑 刘艺苗)

Baidu
map